第五天,也是第二週的禮拜一,由於下午學校有課,所以只有早上只有兩小時
潔菁帶我到資管組
映入眼簾的是四周高過人頭的檔案櫃,裡面裝著聯合報系這五十年來的三四十萬張老照片、底片、剪報等,還有架子上一疊一疊的報紙,除了聯合報系固定的合訂本之外,資管組的同仁每天還得把外報(中央,中時,工商,自由)歸檔。 我透過同仁的帶領實際操作了一次黑白全頁影像掃瞄的流程,提供報社內同仁參考使用
由於從2003年之後,報紙的全頁彩色影像便可在當天匯入資料庫中,因此只有外報才需要做黑白掃瞄,以供社內同仁參考
資管組的前身是聯合報的資料室,自從數位化之後,資料室的人員不斷縮編調職,如今只剩九位同仁,現在有了資料庫,也不需要在做人工剪報或專卷了,每天凌晨四點,當天的日報資料便已經倒入聯合知識庫,隔天資管組的同仁只需要拿著當天印好的報紙只本,對著螢幕確認圖文關連,以及全頁影像是否有缺色缺檔。
另外就是針對傳統的老照片與底片做數位化工程,我看到平台式EPSON2480底片掃描器,可供135~A4尺寸的反射/透射稿件,我心想,『天阿,你剛剛說的幾十萬張底片或照片,一個人要掃到民國幾年?』,後來組長說道,其實底片的數位這項工作,通常是有社內有需要時,才會找出來掃瞄,我想這也是資管組得以留存的原因,因為傳統的檔案查詢仍必須透過人工,在經由人工數位化才能拿到內容,不似如今照片一律數位那麼容易了。
聊到對於新聞資料庫專卷的看法,其實在之前曾累積了半年的新聞專題,透過組內工程師(如今也改組集中到技術組了),量身打造的新聞專卷系統,累積了25000個專卷題目,百萬筆資料。可惜的是,這些資料庫目前沒有辦法互相互通,因此知識庫成立之後,資管組的任務就變的越來越少了。
組長提到那套剪報系統,十分樂意把資料庫的內容提供給我做學術研究使用,我看到的問題就是,現在的資料庫專題大約三千不到,但裡面的分配比例是不一樣的,一定有某些分類的資料筆數比較多,有些較少,如果能設計一個過濾搜尋程式自動將高準確度的資料彙整起來,長遠以來也是個不錯的建議,
總地來看,資管組的任務將隨著數位化的到來而逐漸變少,上頭的政策也不支持人工剪報系統的經營,之前開發的剪報系統資料又不能跟新的聯合知識庫互通,所以這些剪報分類資料也就跟著合訂本一起永遠放在林口的倉庫內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則留言: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