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
Bravo!
母親節的下午,剛從國家音樂廳走出來,欣賞完NSO演出,很感動!
一定要寫下我的感覺
前半場半小時演出「李查。史特勞斯小提琴協奏曲,作品8」,NSO首席小提琴吳庭毓先生領銜演奏,小提琴炫技十足,毫無冷場。
下半場「布梭尼:鋼琴協奏曲,作品30」長達七十分鐘,特邀備受國際間重視首屈一指的韓籍鋼琴巨擘 白建宇先生領銜演奏。
聽完時的那種感動,難以言喻!在座觀眾紛紛起立鼓掌致意!長達五分鐘以上。第九排12號座位,這次是我第一次這麼接近音樂廳的舞台,親眼目睹整個交響樂團的視覺與聽覺震撼。
藝術人文的訓練需要長時間的累積與薰陶,念音樂研究所的朋友曾告訴我,拿他主修的鋼琴為例,每天都要練一到兩小時,這只是達到「興趣」的最低標準。如果要達到專業,要花上的時間,可能是數倍以上。
我很喜歡英國BBC所製作的「The Human Mind」系列,其中提到人腦的構造:關於記憶力的大意是:「人腦透過神經元間的突觸,以化學物質產生連結,處理訊息的傳遞,處理速度也跟熟練與否有關,我們可以透過圖像化思考與聯想法來增強記憶力與熟練度。」
《科學人雜誌》的「大腦專輯:適當訓練可強化大腦功能」一文中指出,「腦子越用越靈光,不用就生鏽」,實驗指出:訓練老鼠從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或是將他們放在「較複雜」的環境(只是在籠子裡份些好玩的玩具罷了!)都能夠幫助大腦形成新的突觸,就算是停止發育的成年人,大腦突觸仍具有可塑性,都有助於強化記憶或強化運動協調能力,只要透過「適當的練習」。
「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工」,如果願意每天花一點時間,在不熟悉或是不擅長的事物上,剛開始可能會感到困難與不熟練,但是只要透過堅持與不斷的「練習」,將會越來越「熟練」,一直到能夠完全掌握該項能力。(仍得透過適度的練習來維持)
就好像交響樂團,一場完美的演出背後,都是數十年的埋頭苦練,以及反覆的排練,才能贏得觀眾的喝采。
拍照的純粹
拍照這檔子事,有時就是因為離器材太接近,讓自己分不清楚到底是在玩器材,才是被器材玩
這些年來不斷的在器材裡打轉,回頭看看真是人財兩失啊!
每每看到一些簡單的器材,卻十分具有影像張力與創意時!就很想把那些繁瑣又不方便攜帶的器材給丟掉!
其實拍照最快樂的時候,是手上只有一台小傻瓜DC的年代,既輕便功能用簡單,也不用交換鏡頭,能拍什麼不能拍什麼自己也都很清楚!
隨著時間與題材的轉換,防潮箱從一個變成兩個,小DC也慢慢變成單眼大砲,120中片幅,鏡頭機身便多了,但出門的煩惱也越來越多了,就像女孩子出門選衣服一樣,我出門也要思考到底要帶哪一套系統,配哪幾顆鏡頭,簡直像極了女生出門前打扮的那一刻
但是...創作的樂趣也變少了
腦子裡都是器材的設定與搭配
多了分匠氣,少了最初單純的感覺
攝影,不就是光圈、快門、對焦、構圖而已嗎?
想到最初只有一台小DC的年代,很嚮往那時的純粹~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recent comment
- 有補跳燈... 新家裝潢白色牆壁的效果超好的唷... :D-2011-06-12-柳丁皮蒙面俠
- 喔!這張拍得不錯!光很乾淨!應該也有補閃燈吧!-2011-06-12-Link Studio
-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2011-03-25-阿葉
- 梧桐枝上栖双凤,菡萏花间立并鸳 。-2010-12-21-Caiwangqin
- 恭喜!!!祝白头偕老, 早生贵子!-2010-12-21-Anonymous
my photos
內容引用原則
my calendar
Labels
Links
dpreview.com Editorial blog
Error loading feed.
Magnum Blog
The Online Photographer
PopPhoto: Popular Photography & Imaging Features
Error loading feed.
PopPhoto: American PHOTO Features
Error loading feed.